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景荣社区地处下城区北部,成立于2006年,由月桂、枫丹、紫荆、祥和人家、都市枫林5个居民住宅小区组成,共有居民住宅楼85幢,4506户,总人口10500余人。社区成立以来,一直致力于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,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居民群众的肯定,先后获得了“全国社区服务优秀奖”、“全国和谐社区奖”、“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先进集体”等荣誉共计80余项。近几年来,景荣社区通过强化“三治融合”建设,实现了基层的善治目标。
一是党建“新引擎”保驾护航。把党建作为强根铸魂补钙的主要抓手,落实党内民主恳谈、党员组团式管理网格化服务等举措,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自发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志愿队,组织党员参观学习,经常性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,以党建贯穿、保障、引领基层治理。在2017年的两委换届选举中,整改选举工作历时一个多月,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,以主人翁意识有条不紊的选出了自己满意的两委干部。全社区268名党员经常都要到所服务区域与居民面对面,听意见、办实事。对于群众反映的事,能处理的立即处理,不能处理的就上报到社区进行协调处理,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二是自治“强磁场”凝心聚力。除了不断完善民主选举、民主协商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、党务、居务、财务公开等“五民主三公开”制度,社区还独创性的倡导邻里“微治理”机制的建设,如楼道和谐“微治理”、环境卫生与垃圾分类“微治理”,小区停车位“微治理”等,从身边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、微事改造提升为出发点,通过微小改变提升来促进群众的认同与参与。在各网格定点设立“民情信箱”收集居民关心的热点、焦点问题,并建立了自治管理小组、环境管理小组、关爱互助小组等,与社会组织和提出意见的居民一起参与问题的讨论、策划、实施,实行以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13次,解决了涉及居民停车难、卫生乱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10余件。以一件件看的见成效来带动居民参与社区“微治理”,提升了邻里居民的获得感、参与感、成就感。另外,社区还组建了“百姓议事团”“道德评判团”“百事服务团”等队伍,形成“大事一起干、好坏大家判、事事有人管”的模式,实现居民自治和社区规范化管理。
三是法治“裁判员”定纷止争。坚持全民学法守法用法,发挥法治保障作用。社区每年开展4次以上集中学法,社区律师兼法律顾问徐阳经常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、法治讲座等。社区把管好出租房屋和流动外来人口作为重点。对流动、暂住外来人员社区上门登记,进行摸底排查,对排查出的流动人口及赞助外来人员进行造册登记,做好管理、教育、服务工作,并广泛进行法治宣传。通过传单、标语、橱窗、广播等形式在社区广泛宣传,使社区居民增强法律意识,引导群众自觉守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自觉。扎实展开矛盾纠纷调处,形成社区干部调解、党员调解、亲情调解、律师调解、访调对接等多维一体的调解阵容,依靠多元化平台积极化解纠纷。近年来信访积案得到不断化解,基本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,矛盾不上交”的目标。另外,景荣社区还整合现有资源,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提升,综合利用,完善由法治手绘宣传墙、法治宣传栏、法律学校、法律图书室构成的法治学习阵地,还会定期开展法律辅导课、组织群众集中宣讲法律知识,还推出了法治教育微课堂,每月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法治专题学习,多样化、全覆盖推动社区普法宣传和法治建设。针对党员群体,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制定了社区党员学法制度,不但规定了学习次数和学时,还要求结合工作、生活实际写出学法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,以及学法后的心得体会。
四是德治“指路灯”树德立人。把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,开展道德讲座进文化礼堂活动,引导群众重视家庭建设;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,积极培育和弘扬健康、向上的社区文明新风尚。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,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推动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的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、蔚然成风,努力打造清廉浙江建设的基层样本,景荣社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和好家风好家训,大力弘扬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,广泛收集民间清廉故事、清廉典范,让好家风好家训世代传,让辖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敬畏,行有遵循,推动家风正、党风清,从而带动社会形成良好民风。